在6月23日00:01,美國海關系統自動切換了稅率參數,一批新到達的洗碗機集裝箱被標記上了鮮紅色的「鋼衍生品附加稅」標籤。來自深圳一家外貿企業的海關經紀人在最後一小時內通過海關清關流程發送了78個冷藏集裝箱。他說:「這是十天內第三批急件,每延遲一分鐘都可能造成數十萬美元的損失。」
在此刻,美國商務部對八類鋼製家電徵收的50%關稅已正式生效,再次改寫了全球家電貿易的規則。
01關稅政策的實施對全球家電公司造成了壓力。美國商務部的工業與安全局(BIS)於6月12日發佈通知,將八類家用電器及相關產品新增為「鋼鐵衍生品」,並統一適用50%的稅率。這八類產品包括組合冰箱和冷凍櫃、各類烘乾機、洗衣機、洗碗機、橫向/縱向冷凍櫃、爐具和烤箱、食物垃圾處理器以及焊接金屬框架。與以往政策不同,此次的關稅徵收方式採用特殊計算規則:- 基於鋼材價值的徵稅:稅額是根據產品中鋼材組件的價值計算(包括鋼材價值 x 50%),而不是整機的價格 - 差異化國家待遇:英國產品需額外支付25%的稅,而其他國家則統一適用50% - 免稅條款:在美國使用國內熔煉的鋼材原料的產品可以免稅,即使加工政策是在海外完成。政策的生效時間沒有留有任何餘地 - 在美國東部時間6月23日00:01之後進入或提取倉庫的貨物將受到新規定的約束。這是特朗普政府在兩個月內第二次擴大關稅產品的範圍,繼3月鋼鐵和鋁的關稅從25%提高到50%之後。這也是日常消費品首次大規模納入鋼鐵衍生品清單。
中國的家電產業迫切突破,頂尖企業展現韌性。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出口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在2024年達到235億美元,占美國家電進口總額的38%。在加上現有的“301條款”25%關稅和今年兩項10%關稅後,冰箱和冷凍櫃等產品的綜合稅率已達到最高67%。一台含有30%鋼材的百元冰箱,單獨增加的關稅成本約為50美元。面對高關稅壁壘,不同規模的企業明顯分化:- 頂尖企業冷靜佈局:海爾北美實現80%產品的本地化生產,GE家電貢獻90%的美國收入,完美避開進口關稅;美的、TCL等公司的對美出口佔比不足5%,海外基地分散風險 - 中小企業苦苦掙扎求生:廣東一家小型家電企業的利潤率不足8%,關稅導致訂單急劇減少70%,瀕臨破產;義烏的一些企業正在利用產品創新(如印刷垃圾袋)來提高溢價和消化稅負。行業緊急啟動三條應對機制:- 出口趕工:在6月12日至22日的10天緩衝期內進行集中發貨,但面臨倉儲成本飆升的風險 - 產能轉移:將生產線轉移到墨西哥和越南。5月份的數據顯示,海外工廠建設的成功率超過65%,平均利潤率回升12% - 市場多元化:對美出口的比例將從2024年的20%降至18%,東南亞和中東市場的增長率將超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