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劫持下的产业转移,双输困境

创建于10.29
0
在过去两年中,太多客户已将他们的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特别是大型品牌进口批发商,其海关数据包括 VNVNVNVNVN、MYMYMY 和 INININ。
越南一条街上的工厂在去年年底翻了一番,刚到那儿,它们就开始争抢工人的工资。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文本内容。
近年来,产业链转移和欧美订单的“东南飞”已成为中国外贸人员不可避免的“心痛”。
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趋势是什么?哪些行业已经转移?转移到哪里了?为什么要转移?中国外贸人员如何避免被“甩下火车”,甚至赶上新的快车?
1、工业转移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产业转移实际上需要分开来看。
  1. 整体:国际产业链转移
在今年三月,惠普的首席执行官表示:“预计到本财年末,北美销售的商品中来自中国的将不到10%,这意味着超过90%的商品将在中国以外生产。”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惠普。早些时候,苹果、三星、戴尔和索尼等公司都已将部分生产能力迁移。
行业已经转向哪里?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2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基地重组的背景下,东南亚、东欧和中美洲已成为主要受益地区。
尤其在东亚地区,尽管中国的外商投资流入在2024年连续第二年下降,下降幅度为29%,但东盟国家的投资吸引规模达到了22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下历史新高。
以我们的邻国越南为例,其前十名出口企业如下:
0
图片来源:由富通天下云平台(授权)制作
超过一半的前十名越南出口商是外资企业,例如来自韩国的三星、来自美国的英特尔、来自韩国的LG集团和来自台湾的富士康。
2. 本地:我国的产业转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老板选择出国建厂。
根据外贸专业人士的反馈:
我老板的工厂位于柬埔寨,主要接受来自欧洲和美国品牌的订单,如Gap、Zara、Walmart和GU。最近,订单激增,我们自己的工厂无法完成。我们只能外包给柬埔寨的其他工厂,但没想到那些工厂由于订单激增也无法完成。
我们小县城的许多工厂也搬到了那里。我听说,去那里后的待遇甚至比这里更好,工人们在那儿也不容易被剥削。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自己人对自己人更残酷。
我接触的下游制造商已经关闭了所有国内生产线,并在柬埔寨加班生产和销售他们的商品到美国——毕竟,那里的关税很低。
如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工厂基本上都在全面运转,以便在中美关税战争期间抓住市场空缺。许多美国客户也在积极寻求与东南亚供应商的合作。
根据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动的区域构成如下:
0
图片来源:由富通天下云平台(授权)制作 数据来源: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告
在2024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流量达到历史高点,达到343.6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36.8%,占当年总流量的17.9%。
东南亚投资的首个目标行业是制造业,投资额达到153.9亿美元,比去年增长68.2%,占比44.8%,主要流向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
根据《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最有可能承接中国工业转移的目的国是:
亚洲: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
美洲:墨西哥,巴西;
欧亚边界:土耳其。
2、 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产业转移?
通常,由于工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工业转移不可避免:低端产业必然会迁移到劳动密集型地区。
历史上发生过四次迁徙:
英国 → 美国;
美国 → 日本,德国;
日本,德国 → 亚洲的“四小龙”(香港、台湾、中国、新加坡和韩国)以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
发达国家如欧洲、美国、日本,以及新兴国家如“四小龙”→中国。
0
图片来源:由富通天下云平台(授权)制作
目前,中国的一些行业正在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毕竟,如果你是服装或鞋类行业的老板,而越南工人的工资减半,你会选择谁?
然而,这些行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如服装、鞋帽),不需要太多的产业链支持,且利润较低。工人工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利润水平。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
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正日益成为外国公司调整其产业链的主要驱动因素;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不转移或下订单,形成了“捆绑式”产业链迁移。
你为什么这么说?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是可以理解的,但许多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在逐渐转移。
您应该知道,成本不能仅仅基于劳动成本,还要考虑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支持基础设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部门,使其成为财富最丰富的地方。
外贸人员的实际感受也是如此:
那些吹嘘越南良好工作环境的人从未去过越南。我去过那里。越南工人的工资近年来迅速上涨,主要是因为劳动组织发挥了作用。由于越南的大多数工厂都是外资企业,国家似乎对它们的管理不多。我记得在2014年我们在深圳做扣子时,越南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大约1200-1500元,现在接近2800元。这个工资水平似乎比中国低近一半,但越南的“三通一平”(水、电、路和场地平整)仍然太差。停电是常有的事,公路、铁路和高速公路都不发达。因此,直到现在,就业机会仍然集中在靠近港口的行业。园区也相当多。
他们的成本甚至高于中国,例如,许多地方的租金比深圳更贵,劳动效率仅为中国的70%,运输成本至少高出30%。但别无选择,外国公司要求撤回,这些供应商和中国企业必须出海建厂,否则将被淘汰。
我们的老板在泰国开了一家工厂,除了廉价劳动力,其他所有成本都高于中国。即使是喷嘴笔也必须从中国购买并带过来,更不用说其他任何东西了。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计算,重组供应链的公司平均每年净利润消耗为18%;美国的一些公开数据显示,来自越南和墨西哥的“中国产品替代品”价格约高出9%-15%。
因此,这些行业的转移不符合成本因素。
0
图片来源:摄影网络(授权)
近年来,美国持续采取行动,反复提高税收和实施制裁,迫使跨国公司做出“痛苦但必要的选择”:通过产业转移等手段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这迫使产业链中的一些上下游供应商“被动”或“跟随”海外。例如,在手机品牌迁移后,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组装或组件制造商往往也会随之而动。
与此同时,许多中国公司也面临转移困难:
我们公司的越南工厂于六月开始建设,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国内市场。让我告诉你为什么我们想去越南,实际上是因为客户的需求。一些外国客户希望他们的订单在越南生产。
我们的老板在越南也建立了一家工厂。我听说目前原材料是从中国运输过来的,这意味着成本比在中国高。然而,客户要求必须在国外有一家工厂来生产商品。
我们的主要美国客户给了我们一个最后通牒,如果我们不在东南亚建厂,就要把订单转给其他人。那么,我们应该去东南亚建厂吗?目前,我们面临很大的财务压力。这个美国客户每年大约有1000万的订单。如果我们不接这个客户的订单,我们一年将损失四分之一的收入。经过计算,建厂的成本大约需要5到10年才能收回投资。
但在国外建厂绝对不是那么简单。是否在他们的土地上有利润也是他们说了算。你可以参考一些国际巨头,如亚马逊、可口可乐、三星、小米等,他们在印度投资却未能成功。
3、 中国外贸企业接下来应该往哪里去?
产业转移对坚持国内生产和传统模式的外贸商产生直接影响:订单流失、价格竞争力下降以及客户流失。
中国外贸企业应该做些什么?实际上,很难提出一个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案,但有几个方向可以考虑。
  1. 深耕国内产业链,向“高价值”转型
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高素质的工人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是东南亚在短期内无法替代的优势。
企业应逐步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摆脱低价竞争。这必然会带来短期的痛苦,但由于形势所迫,我们只能向上突破:
技术驱动:增加研发投资,掌握专利和行业标准,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从生产服装转向开发高性能面料。
服务导向转型: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延伸产业链,提高服务质量。例如,从销售设备延伸到销售维护、数据和性能。
2. 积极走向全球,布局海外生产能力
与其被动等待订单流失,不如主动出海。经过深入调查,在东南亚、墨西哥、东欧等地区建立分厂或合作基地。这不仅可以贴近市场,避免关税,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为区域客户提供服务。
3. 探索新市场,减少对欧洲和美国的依赖
尽管欧美订单很重要,但“一带一路”国家、RCEP地区、中东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分散风险,寻求新的增量。
翻译自跨境知识 - 富通天下
接触
留下您的信息,我们将会与您联系。

公司

关于我们

商业

大宗商品交易

商业咨询

国际物流代理

跨境贸易与投资

消息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