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3日00:01,美国海关系统自动切换了税率参数,一批新到达的洗碗机集装箱被贴上了鲜红色的“钢衍生品附加税”标签。来自深圳一家外贸企业的报关行在最后一小时内通过海关清关流程发送了78个冷藏集装箱。“这是十天内第三批紧急发货,每延迟一分钟可能导致数十万美元的损失,”他说。
此时,美国商务部对八种钢铁家用电器征收的50%关税已正式生效,再次重写了全球家电贸易的规则。
01关税政策的实施给全球家电公司带来了压力。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于6月12日发布通知,将八类家用电器及相关产品新增为“钢铁衍生品”,并统一适用50%的税率。这八类产品包括组合冰箱和冷冻柜、各种干衣机、洗衣机、洗碗机、卧式/立式冷冻柜、炉灶和烤箱、食品垃圾处理器以及焊接金属框架。与以往政策不同,此次的关税征收方式采用了特殊计算规则:- 基于钢材价值的征税:税额是根据产品中包含的钢材组件的价值计算的(包括钢材价值x 50%),而不是整机的价格 - 差别国家待遇:英国产品需缴纳25%的附加税,而其他国家则统一适用50% - 免税条款:在美国使用国内熔化的钢铁原材料的产品可以免税,即使加工政策在海外完成。政策的生效时间没有留有余地 - 在美国东部时间6月23日00:01后进入或提取仓库的货物将受到新规的约束。这是特朗普政府在两个月内第二次扩大关税产品范围,此前在3月将钢铁和铝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这也是日用消费品首次大规模纳入钢铁衍生品清单。
中国的家电行业迫切需要突破,顶尖企业展现出韧性。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出口国,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2024年达到了235亿美元,占美国家电进口总额的38%。在加上现有的“301条款”25%的关税和今年的两个10%关税后,冰箱和冷冻柜等产品的综合税率已达到最高67%。一台含有30%钢材的百美元冰箱,关税成本单独增加约50美元。面对高额关税壁垒,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 顶尖企业从容布局:海尔北美实现了80%产品的本地化生产,GE Appliances贡献了90%的美国收入,完美规避了进口关税;美的、TCL等公司的对美出口占比不足5%,海外基地分散风险 - 中小企业苦苦挣扎:一家广东的小家电企业利润率不足8%,关税导致订单锐减70%,濒临破产;义乌的一些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如印刷垃圾袋)来提高溢价和消化税负。行业紧急启动了三轨应对机制:- 出口冲刺:在6月12日至22日的10天缓冲期内进行集中发货,但面临仓储成本飙升的风险 - 产能迁移:将生产线转移到墨西哥和越南。5月份的数据表明,海外工厂建设的成功率超过65%,平均利润率回升了12% - 市场多元化:对美国的出口比例将在2024年从20%降至18%,东南亚和中东市场的增长率将超过30%。